唐太宗「貞觀之治」與昭陵 張玉正
中國歷代帝王陵墓,秦始皇陵是現存歷史較久遠,以及保存較為完整的帝陵,說起帝王風水,就必須以唐朝為分界點,因為在唐朝以前,除了漢文帝霸陵,依山勢鑿壁而建,不另起封土。其它的大多是地宮蓋好之後,將陵寢以土堆積如山,所謂「封土」為陵,並未強調風水中龍、砂、穴、水的標準風水格局,只奉行前水後山的格局;而自唐太宗「因山為陵」的昭陵之後,歷代帝王陵園逐漸重視風水的龍脈,即要有後靠的山,且玄武來龍要淵源流長。
太宗李世民「貞觀之治」
在唐十八陵中,其中保存最為完整為唐高宗與武則天的乾陵,此二帝合葬陵也是古今少見;另外就是唐太宗的昭陵了。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淵的第二子,被封為秦王,高祖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,武德九年六月四日,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,殺死李建成、李元吉,逼唐高祖李淵退位,自己稱帝,是為唐太宗。西元627年至649年在位期間,唐太宗任用賢良,虛懷納諫,實行輕徭薄賦,史稱貞觀之治,「貞觀之治」奠定大唐國基。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,死後葬昭陵。
昭陵山高九仞孤聳回絕
昭陵位於咸陽禮泉縣的九嵕山,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、終南山遙遙相對,東西兩側,層巒起伏,涇水環繞其後,渭水縈帶其前。九嵕山唐太宗自言是一個孤聳回絕,山高九仞,可作為皇陵地方的好風水。
九嵕山從南方望去,高聳雄偉,有帝王之勢,應該就是昭陵地宮的靠山了。從東北方看去如同ㄇ字形,象徵富貴的土形山,也是目前正在考古挖掘的昭陵祭壇上,曾出土唐太宗生前最喜歡的六駿馬石雕,稱「昭陵六駿」,是馳名中外的浮雕。
昭陵博物館
昭陵館址建在唐太宗昭陵南五公里處的唐代名臣徐懋功墓園,徐懋功也就是徐世績。懋功為其字,西元625年,徐世績因為在唐初的卓越功勳而被賜姓為李,後來又因避唐太宗諱而改名為李績,他的孫子就是後來在揚州起兵討伐武則天的徐敬業。
博物館主要收藏和陳列昭陵陵園的各種地上及地下出土珍貴文物,如出土的唐太宗時期各類石碑,收集成為「昭陵碑林」,以及壁畫、大批陶俑和器物等。
昭陵陵園內除了徐懋功,附近有很多陪葬墓,如魏徵、房玄齡、秦瓊、尉遲敬德、程咬金等,陪葬墓達百座以上。這種皇帝賜地與大臣環繞在陵山周圍的作法在明、清兩代把皇家陵園列為禁區是絕不相同的。 |